美狮会集团有限公司-为了生活更美好


  • 美狮会

    返回

    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

    2012年03月28日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美狮会
      ??——川渝经济社会领域全面合作透视
    ??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
    ??——摘自十六大报告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摘自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
    ??缔造“第五增长极”
    ??——川渝签署合作协议侧记
    ??“曾为一家人,现为亲兄弟。”昨(3)日,重庆市高规格的党政代表团与四川省高层领导展开对话与交流,签订了两省市合作框架协议,以及交通、旅游、农业、公安、文化、广播电视等6个部门间的合作协议。
    ??从早期的川渝一体,到后来的行政区划调整分治。经过数年间民间交流和学术界的研讨,两地正式携手水到渠成,川渝旨在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合作大幕开启。
    ??合作:水到渠成
    ??学术界对川渝经济带的研究,集中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西部没有一个可以将众多密集城市群联系起来的统一体。核心区20多万平方公里的川渝经济带,包括重庆、成都、德阳、绵阳、乐山、宜宾、万州、涪陵等32座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以其各自的优势进入专家学者们的研究视野。
    ??有了民间丝丝缕缕的经济合作,有了学术界的鼓劲吹风,在分隔7年后,四川与重庆党政双方均认可:无论就川渝两地的地缘亲缘人缘关系,还是就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而言,双方都应该加强联合与合作,加快打造西部地区国家级的产业密集带和城市连绵群,形成区域竞争的新优势,最终获取双赢。
    ??2003年末,四川省社科院学术顾问林凌教授和重庆市社科院副院长廖元和共同申请的“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课题中标国家“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至此,川渝经济带成为政府、学术界、民间均认可的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的中国经济“第五增长极”。
    ??突破:行政壁垒
    ??此次双方签署的框架协议中,最为林凌教授看重的一款是“加强规划制定与实施的合作”:“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带的区域经济发展,最大的障碍都是行政区域带来的局限、分隔问题,川渝经济带也不例外。这一问题不仅要求川渝两地政府正确面对,还需要国家层面的协调解决。”
    ??根据协议,川渝双方将建立规划合作联动协调机制,共同争取国家尽早启动有关两省市的区域规划编制工作。这将为川渝合作进入实质阶段提供政策依据和实施保障。
    ??“实现川渝两地的产业互补,确保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是川渝合作可以先行实施的课题。”林凌教授表示。川渝合作互补性强可以用汽车产业为例。重庆目前已成为全国四大汽摩工业基地之一,而四川的绵阳、德阳是全国的重型机械制造基地之一,四川攀钢是西部最大、国家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完全有能力为重庆的整车生产在零部件上搞好配套。
    ??效应:新生产力
    ??对于川渝合作可能带来的效应,林凌表示很难用具体的数字来估计:“但是,马克思深刻指出,‘协作产生新的生产力’。川渝两省市合作、碰撞将产生的能量将视其融合的程度深浅而定。”
    ??市场经济是以利益为主导、竞争为动力的经济体制。如果说经济带各区域、城市之间难以融合,表象是行政区划的分隔,本质则是城市之间利益机制的不协调、不和谐。
    ??专家建议,要解决川渝合作可能产生的摩擦,需要从制度上予以规范:一方面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不允许某个部门、地方囿于局部的、眼前的利益影响川渝双方的合作发展;另一方面,又要通过统计、金融、财税等具体制度的改革与突破,积极推动区域统筹管理,谋求双方问题的妥善协商解决。
    ??林凌教授透露了“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课题组的工作计划:“近期将开展课题的总体设计规划,界定成渝经济区范围、进行现状调查、确定未来发展目标任务等等。课题于6月份进行中期评估,10月份评审交卷。”排得满满的时间表,展示着川渝两地对“协作产生新的生产力”的急切愿望。
    ??声音
    ??胡荣柱(美狮会集团副总裁)川渝签订高规格的合作协议,对企业界来讲的确是件大事,因为它意味着更广的发展平台和更好的兴业环境。
    ??美狮会到重庆发展已经快10年了,先后组建了年产30万吨饲料的重庆美狮会和涪陵美狮会,拓展当地市场,寻求更大机遇。重庆美狮会每年一个台阶,迅速成长为重庆市“最大工业企业前十强”,在促进当地饲料、养殖及水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美狮会自己也长大了。
    ??我相信,在川渝经济合作的新平台上,美狮会一定能如鱼得水,发展得更快。
      周小丁(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总经理)上午去省旅游局听说了这事,感到很振奋,无障碍这个概念非常好。康辉每年到重庆接团数千人,虽没发生过需要我处理的麻烦,但有了无障碍旅游区,我们更能安心经营。
    ??你问有障碍是怎么回事?一辆车去省外,入了境就必须换车换人(导游),麻烦!去除了障碍,旅游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联合宣传促销?好!1+1>2嘛!绝对是件双赢的事。重庆会借四川之力,帮四川吆喝;四川也会拓宽宣传渠道。梁国才(四川外语学院附属双语学校校长)
    ??今天的《重庆晨报》做了个大标题:川渝握手。我看得特别仔细,这是我一直关心的大事。
    ??我是搞民办教育的,对本行业的跨地区合作特别敏感。就我所知,四川外语学院除了经营重庆的“大本营”,目前在成都、眉山、内江等地合作开办的外语附中有10多个。川渝双方共享教育资源,真是很有空间。
    ??这次政府层面握起手来,让我对进一步打破教育方面的地方保护主义、克服异地办学阻力充满了信心。我们要走出重庆,也欢迎更多四川教育界、企业界的人们来重庆发展。
    ??“有形”到“无形”
    ??——解读基础设施项目合作协议
    ??3日11时26分。当四川省发展计划委主任翁蔚祥和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于学信起身握手,加快川渝重大交通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合作协议正式签定。
    ??比这份高“含金量”的协议本身更让人关注的,是两位“计划”色彩浓厚的签字人的“握手”。这一举动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川渝两地在“政府计划”这一层面开始“破冰”。
    ??翁蔚祥:没记错的话,这是我们第三次见面。前两次都是在国家发改委的工作会议上。
    ??于学信:是啊,坐在一起实质性地共商两地合作发展,这还算头一遭。重庆直辖后,GDP每年呈两位数增长,是历史上最好时期。但我们很清醒,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光靠“单打独斗”,实在难有大作为。市场经济再次给我们上课:只有区域发展才有川渝真正的强势。
    ??翁蔚祥: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以接好“有形之轨”为基础的。今天我们签定的协议,就是为川渝合作“铺轨”。
    ??于学信:珠三角、长三角之所以成型,与“有形之轨”的铺就密不可分。区域协作,需要有形的通道联络,经济发展,需要强劲的能源支撑。地处西南内陆的川渝,加强重大交通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必须先行。
    ??翁蔚祥:协议全面规划了破“瓶颈”之举。全面推进川渝边界的县际公路建设,争取将成渝公路环线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实现两地互达不超过两小时。比打通内部通道更重要的,是构建出省大通道。我们正在规划江津——合江高速公路一旦建成,打通到广西的出海口。规划还有西南西北铁路大通道,长江全流域的铁路大通道,川渝电力“水火互补”,跨省市天然气开发等也在协议中得到明晰。
    ??于学信:“有形之轨”要连通,“无形之轨”更要跟上。这就是要转变我们的观念和破除现实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谁是老大”、“谁是中心”这些争论完全不必要,重要的是如何通过互补共谋川渝经济带的大跨越。
    ??翁蔚祥:所以我们要更注重区域规划,统筹考虑川渝发展思路和经济布局。我认为双方要建立信息互通渠道,在“十一五”规划时加强两地合作,创新并完善协调机制,逐步打破地方壁垒,让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协议亮点
    ??翁蔚祥和于学信认为本协议有三大亮点。
    ??亮点一:构建全国首个跨省市高速公路网。
    ??共同争取将成渝公路环线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连接成都、雅安、乐山、宜宾、泸州、重庆、遂宁、绵阳、成都。它将会是全国连接里程最长和城市最多的高速公路网络,也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高速公路网。
    ??亮点二:打通成渝快速客运通道。
    ??在成都—遂宁—重庆铁路建成后,推进成渝两地铁路客运专线前期工作和建设。规划的成渝高速铁路时速为200公里,力争两地互达时间不超过2小时。
    ??亮点三:联合加快嘉陵江渠化工作,打通“水上高速”。
    ??这是全国第一条渠化的大江大河。预计四川段将在2007—2008年建成,届时500吨级船队可从广元直达重庆,相当于建造一条“人工运河”。
    ??大厦的“龙骨”
    ??——《框架协议》一览
    ??如果将新阶段的川渝合作比作一座壮观的大厦,那么《关于加强川渝经济社会领域合作,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框架协议》正是这座大厦的“龙骨”。
    ??肯綮一:规划建立双方规划合作联动协调机制
      对涉及双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的规划,加强交流、衔接和协调
    ??肯綮二: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协调
      跨两地的交通、能源、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共同推进重大项目实施通过合作加强两地水、煤、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研究制定两地流域水系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及相关政策机制优先做好长江上游地区的环境综合整治
      肯綮三:产业、城市群构建以成渝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带建立两地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相互促进的产业专业化分工体系深化双方优势产业领域的合作建立两省统一市场
    ??肯綮四:科技、教育、人才、信息联合攻关、联合申报和承担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
    ??鼓励双方具有办学资格的机构到对方办学,并享受与当地学校在土地、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的同等政策
    ??促进两地人才“柔性”流动以共享电子政务信息和企业信用信息资源为切入点,建立多领域、区域性的综合信息库
    ??肯綮五: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在社会治安、重大突发事件、卫生防疫、动植物防疫和重大动物疫病突发事件处理、食品安全和生产安全等方面,建立两省市联动处置机制
    ??肯綮六:双边合作联系制度高层领导定期联系制度部门和行业对口合作制度双方市、区、县对口联系
    ??“大鸟”正振翅
    ??——解读川渝两地旅游合作协议
    ??主持人本报记者嘉?宾刘?捷:四川省旅游局局长王庆瑜:重庆市旅游局局长协议一:2004年双方联合贵州省共同编制川黔渝“金三角”旅游规划,共建四面山——佛宝旅游公路,共同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联合打造世界级旅游区。
    ??记者:川渝两地与贵州联合打造“金三角”,年初已写入了四川省的旅游规划,同时这也是重庆渝西经济走廊旅游整合的内容之一。现实依据何在?
    ??刘捷:“金三角”具体是指四川佛宝古镇,重庆四面山和贵州赤水,这三地不但毗邻,而且各有特色,构成一个内容丰富的旅游产品。
    ??王庆瑜:三地是西南地区亚热带阔叶林物种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带。从卫星上看,就像一只绿色的大鸟,振翅欲飞。
    ??刘捷:对,加强两省跨区域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和共同开发,零散的资源整合成强势品牌,这也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必由之路。
    ??协议二:进一步开放旅游市场,构建川渝无障碍旅游区。
    ??记者:两地一直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开放?
    ??刘捷:构筑川南(自贡、宜宾、泸州)——重庆、川东北(广安、达州、巴中)——重庆无障碍旅游圈。引导各自的旅行社组织市民到对方旅游,参加对方的旅游节,建立饭店协作信息网,鼓励两地企业到对方投资开发旅游资源。
    ??王庆瑜:其实合作早已开始,只是现在落到了纸上。我们的海外和招商旅行社跟四川一直合作密切。
    ??记者:构建无障碍旅游区,是否意味着以前有障碍,障碍是什么?
    ??王庆瑜:以前总想着“此路是我开,要走留下买路钱”,地方设置壁垒关卡,比如跨省必须交团。这不但有违旅游要义,也不利于产业发展。中国旅游业没有大集团,原因在于此。无障碍旅游区的实质是,旅游团队直接进入并享受当地旅行社的优惠政策。以后四川的旅行社带团游三峡,就不用再在重庆找当地旅行社做“地接”。
    ??刘捷:双方互相开放市场,不但有助于市场开发,旅游投诉两地联动处理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共同维护安全文明的旅游环境。
    ??协议三:针对欧美远程游客和日韩游客,共同推出“世界遗产之旅”精品旅游线路。
    ??记者:入境游是四川旅游发展的软肋,对重庆来说却算强项,合作对两地的入境游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王庆瑜:重庆入境游以欧美客人为主,欧美这块占了全国的10%以上。但坦率讲,四川的世界遗产地多达5处,重庆的旅游资源则相对贫乏。所以从1999年开始,我们对外促销的主要内容就是“神秘的中国西部之旅”,把整个西南地区包括进来。
    ??刘捷:产品内容单一已不符合现代旅游业的要求。重庆有三峡、石刻,四川有5处世界遗产地,这对国外游客吸引力很大。
    ??记者:重庆不担心客源被四川抢走?
    ??王庆瑜:(连连摆手)一点不担心。2001年,我们就与四川、西藏共同在日本举办了世界遗产文化精品展。将两地产品组合包装,才会更有吸引力。
    ??传真
    ??先行者之路
    ??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共赢……沿海地区走出了一条区域合作、发展之路。在川渝经济社会合作站在新的战略高点向前推进之际,先行者的经验尤其值得借鉴。
    ??长三角:破壁融合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在2003年,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由务虚转向务实,接轨上海形成共识,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区域合作“换挡提速”,产业整合速度加快,机制变革加快启动。
    ??为破除壁垒,长三角提出以优化发展环境为突破口,构建区域大交通、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绿色长江三角洲”、区域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相互融通的区域经济功能与服务体系、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等。
    ??珠三角:分工合作
    ??珠三角有珠三角地区、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三个层面。大珠三角由粤、港、澳三个支点构成。泛珠三角由粤、闽、赣、桂、琼、湘、川、滇、贵等9个省(区),再加上港澳形成。
    ??在大珠三角的层面上,经过20多年的经济合作,粤港澳三地的功能分工十分明显:香港发展成为以金融、物流业为核心的服务业中心,澳门成为东南亚地区的旅游中心,而广东则成为世界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三地资源整合,功能优势才得以充分发挥,才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
    ??环渤海:后发制人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可辐射到晋、辽、鲁及内蒙古中、东部盟市。作为老工业城市密集、“老字号”集中的环渤海地区,随着改革深化、民营资本的加入、强势国企的重组以及企业制度创新的“内生性”,其能量可能在未来几年显现。“奥运”成为超级引擎,城市联合初现端倪。
    ??点评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仪式上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留下的一句话予人印象至深:一手独拍,虽疾无风;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此语强烈地表达了双方迫切而真诚的合作愿望。
    ??川渝经济社会合作并非始自今日,其成果亦可圈可点。但不尽如人意之处也不少。典型一例是,重庆有发达的汽摩制造业,四川有齐全而众多的汽车零配件企业,但前者的汽摩产业链中鲜有川企的身影。两地山水相连而产业链断裂,其根本原因在于,行政壁垒,条块分割,地方保护主义等。一句话,体制性障碍捆住了双方的手脚。因此,要实现共赢的区域合作,突破体制性障碍为首要之举。以7个协议的签署为标志,此次双方以前所未有的胆识和力度开始了全新合作,其标志性意义在于,它在体制藩篱上戳了一个“大洞”,为共同发展搭建了一方体制平台。
    ??这种区域合作,不仅是双方发展的需要,也完全符合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合作要取得实质性进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就政府而言,最根本的职责在于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市场主体。具体言之,双方政府能否尽快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和建立、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能否建立和完善区域内的统一的市场体系、游戏规则;能否实现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的生产力布局等,将直接决定合作的走向和成败。
    ??就企业而言,关键在抓住市场机遇,尽快成为市场主体。川渝经济社会合作,本质上需要“民间力量”的推动。不同利益主体能否参与其中并通过市场成为一个经济整体,以实现区域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是衡量合作成败的“硬指标”。合作的大幕开启,愿川渝共赢共进!
    ??资料
    ??四川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5位人口:8670万人,居全国第3位
    ??辖区:21个市(州)、181个县(市、区)国内生产总值:5456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20.7:41.5:37.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58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1亿元
    ??外贸进出口总额:56.4亿美元
    ??重庆
    ??面积:8.2万平方公里,
    ??人口:3100万,居全国直辖市第一辖区:40个区县(15个区、17县、4个少数民族自治县、4个县级市)
    ??国内生产总值:2250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15.2:43.4:41.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69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5亿元
    ??外贸进出口总额:25.9亿美元
    ??(注:上述经济指标为2003年初步统计数据)
    ??回眸
    ??我们携手走过
    ??——川渝经济社会合作备忘
    ??1997年3月,重庆市直辖,川渝合作站上新起点。
    ??川渝间重大经贸活动往来频繁。四川省两次组团参加重庆举办的“一会一节”;重庆市也组团参加了在川举办的中国西部论坛、“四川·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等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2003年,四川在重庆投资上百万元的经济合作项目达344项,成为西部地区在渝投资最多的省区。
    ??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以来,重庆在四川的投资额达到91.17亿元,为全国各省市在川投资第二位。
    ??川东、川南的宜宾、泸州、自贡、内江、达州等11个市参加了以重庆为龙头的重庆经济协作区。近三年来,区内各方成员共实施合作项目3650个,相互引进资金260多亿元,商贸流通额达200亿元。
    ??2004年2月3日,《关于加强川渝经济社会领域合作,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框架协议》正式签署。(策划 王沛 刘成安 记者 陈岚 范英 熊燕 杨晓 吴传明)
    X
    美狮会